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接研讨会召开

日期:2019-12-10    来源: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和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接和交流合作,11月30日,由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主办,东北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接研讨会”在秦皇岛举行。

来自东北大学、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高校,辽宁省、秦皇岛市相关单位以及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东北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同谋协同发展大计。与会专家围绕“东北振兴的现状与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东北振兴”、“环渤海港口协同”、“乡村振兴”以及“国企改革”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

开幕式上,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秦皇岛分校党委书记孙正林致辞。他指出,东北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自2017年12月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东北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积极为东北与京津冀两大区域的节点城市秦皇岛的发展建言献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研讨会是中心自成立之初就积极筹备的一个连接政府、高校和社会智库交流思想、贡献智慧的平台,希望参会人员在本次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结出更多的学术成果和咨政成果。根据现场嘉宾发言整理主要观点如下:

一、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东北振兴的历史成就与前景展望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东北大学教授李凯认为,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历史成就。主要为:一是为新中国建立独立、自主的重化工业体系,推动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保障国家安全做出历史性贡献。二是有力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同时,东北地区自身也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特别是2003年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加速调整,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

尽管取得不容忽视的进步,但一些长期性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一是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均衡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变问题;二是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结构调整问题;三是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市场主体向国有、民营均衡市场主体转变问题;四是对外开放与产业发展和民营经济发展结合不利问题;五是政府自身治理问题及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问题。这些问题是东北问题的根源,它们单独或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影响东北经济社会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

李凯教授指出,进入2019年以来,东北整体经济形势趋稳,有利因素在集聚,政策效应逐步释放。辽宁经济得以率先复苏,市场迎来投资热潮,投资营商环境得到市场认可,2019年有可能成为东北形势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一个转折点。但是,总体上东北经济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仍未根本消除,以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看,还有不少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分到2035年和2050年两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面向“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李凯教授建议:一是适当调整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的预期,适当降低对其经济总量的预期要求,让东北扎扎实实去做老工业基地转型的基础工作。二是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以结构调整为基本出发点,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全面、全方位的振兴目标。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院长、北京码头智库创始人陈贵认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的根本出路。建议,一是重构制造业商业生态圈。借鉴中关村、印度班加罗尔以及台湾新竹商业生态圈发展经验,以打造高端制造业开放试验区为重点,推动日、韩、俄罗斯、欧洲国家与东北地区建立双边或多边国际合作。二是打造文化、康养、旅游为一体的商业生态圈。充分利用东北地区森林、文化等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国际文旅康养基地。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王伟同认为,从投资企业数量、投资额度以及企业年龄等指标来看,2012年至2017年期间,东北地区营商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其中,辽宁省成效较为显著,对域外投资吸引优势明显、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较强,发展情况总体上有较为明显改善。除沈阳市和大连市之外,鞍山市、营口市、盘锦市、辽阳市等城市也已经具备一定的投资基础和吸引投资的潜力。

清华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昌全认为,东北国企改革面临巨大挑战,不仅仅是技术性的问题,更是人的发展问题。做好国企激励机制是最大限度激发个体活力、确立市场本位、能力本位和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关键所在。未来,东北地区国企改革应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着力推动和完善激励机制建设。

二、产业协同是东北地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薄文广认为,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是区域协同的“基石”,产业和创新协同才是区域协同的核心。一是打破政府间制度性壁垒,将政策聚焦于一些制约创新体系建设以及产业协同发展的痛点、难点、困点和堵点。二是要构建合作主体间权责匹配,多层次的制度化合作机制。通过协商构建包含合作双方权利、责任、收益、风险甚至退出方式等在内的权责匹配较为详细的合作框架。三是找准协同对接点,构建高效优质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中介机构、产业联盟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政府和市场之外的弥合和补充作用。四是聚焦重点创新共同体建设,积极探索协同发展新路径,做到“少而精”而非“多而全”,对一些承接能力较低和实际协同创新效果较差的平台应进行有机整合。

薄文广认为,历经新中国建立之后几十年的建设,东北地区具备全面、全方位振兴的基础条件,这些基础条件要比改革开放前的温州好很多,对东北振兴要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建议东北地区利用好当前政策叠加优势,找准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难点”和“痛点”,主动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提高政策的“点石成金”能力。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陈俊龙认为,产业协同是推动东北振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互融的关键所在。建议,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供给。打破地方政府间的行政壁垒,共商、共建产业协同的分工模式。二是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着力构建统一、高效的市场体系。三是以共享理念,打造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共享制造平台。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红梅认为,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港口已经成为交通运输枢纽、现代物流中心和供应链的核心节点,围绕港口产生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诸多经济载体。当前,在推进建设沿海经济强省强市、环渤海经济圈以及京津冀一体化等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环渤海港口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着环渤海港口间相互竞争、内部资源缺乏优化等诸多挑战。为此,建议以突出定制化、个性化为特色,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对环渤海港口物流运作过程进行全面云模式化,提供高品质、低成本、高柔性的现代物流服务,提升环渤海港口物流服务的整体定价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水平。

三、以现代农业为核心深入推动东北乡村振兴战略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罗永泰认为,当前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从零星分布向集群分布转变,空间布局已从城市郊区和景区周边向更多适宜发展的区域拓展。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达30亿人次,营业收入达8000亿元,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东北地区乡村旅游具备良好的基础,有望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增长点。建议东北地区要有效整合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将东北三省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由“点”到“轴”,再由“轴”到“面”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以点组线,以线带面的发展模式。形成区域旅游网络,进而带动整个区域旅游的发展,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目标。

翠溪•海德研究院院长方宣钧认为,应以现代农业为重点推动东北地区乡村振兴。随着人类工业化深入和技术进步,农业逐步从食物供应的乡村农业向能源供应的现代农业演进,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已经成为当前能源产业的主要原材料。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幅员辽阔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对推动东北现代农业发展,方院长建议:一是要有互联网+思维。利用信息互联技术,加强东北农业农村的内容创新、内容集成与加工和内容的传播和共享,通过“互联网+”的线上平台,引导和掌控农业全产业链。二是大力推动文化传承、引领、创新。东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从契丹、女真到满清,遗留诸多文化遗迹,通过充分保护和传承,并与旅游相结合,打造出特色、差异化的旅游产业。三是集成先进技术、强化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将农业能源产品(乙醇汽油)纳入国家能源供应体系,同时通过品牌战略深入挖掘、赋予东北各类珍贵农产品以新含义,推动东北农产品向高端产品迈进。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栗书河认为,秦皇岛是东北与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接合部。自东北振兴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东北省市与京津冀地区54个地级城市的城镇人口总数将近1.5亿人,按2018年城镇人口总消费统计,总消费规模超过4.4万亿元,为秦皇岛旅游消费市场提供了双核中心支撑。秦皇岛应重点加快提升发展以山海关古城为核心的国际文化旅游综合片区,巩固优化北戴河新区现代康养休闲旅游综合片区,打造一批围绕长城文化、满汉融合文化,以及国际马术、陆地冰球、游艇等高品质服务体验型文化体育特色旅游综合体,以山海关与北戴河新区的秦皇岛沿海东西两头呼应,挑起秦皇岛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担子。

据悉,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是在国家发改委的直接指导下,由东北大学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设立,由东北地区政府和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建设,以东北振兴理论和政策研究为特色,为中央政府和东北地区各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于党和国家全面振兴东北政策决策的新型智库。东北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秦皇岛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12月,本次研讨会既是东北大学与秦皇岛市战略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东北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发挥聚才引智、建言献策,推动特色智库分中心建设的重要探索和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