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让决策靠谱

日期:2022-07-25    来源:

image.png

陈贵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院长、发现杂志社社长、北京新闻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家论坛主席、北京码头智库创始人


在生活中,其实懂不懂逻辑都要时不时做个决策。最简单比如,碰到损人利己的事,一定不是受欢迎又可持续的对策;遇到利人利己的事,也许是既可行又可操作的对策;赶上害人害己的事,原则上都不会选择这样的对策。

 

在《极简管理:中国式管理操作系统》一书中,“决策”一词被作者分拆解释为:确定干还是不干,叫决;明确用什么方法和工具干,叫策。决策,普遍定义是识别并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的过程,做出用什么工具和方法去达成什么目标的难以逆转的决定,决策也是研究推理的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决策者基本都是遵循依据风险偏好等级理性的,或者说应当是理性的判断过程,其目标都是在上、中、下多项对策中选择认为最可行且适合的决策方案。

 

决策者在不确定环境中要达成确认的合理目标,最终都需要做出一个艰难的决策。《孙子兵法·军形篇》中提到,如何达成“要形成守必固、攻必克,以求‘全胜’的形势”。本篇重点强调两点,战斗力的强弱和战争物资的准备。战争胜败的逻辑,首先还是实力第一,其次才是高明的计谋。在本篇中也强调,“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最后给出一个结论,“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若想获全胜,唯一有效的恒定要领,还是要以多胜少,以优胜劣。

 

科学决策基石是可靠的因与可信的果之间的逻辑必须自洽。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遵循科学的完整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搜集信息、评估信息、得到结论的过程。 逻辑顺序分为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从结果到原因、从次要到主要、从部分到整体、从具体到概括、从本质到现象、从一般到特殊。逻辑的目的让你的决策始终讲联系,讲程序,讲方法。

 

逻辑产生与哲学开启相伴而生。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对存在不断追问论证推理,从而开启人类哲学与逻辑学探索。逻辑,是思维的规律或客观的规律性,逻辑学,被定义为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逻辑是保证推论有效的学问,也是判断、论证、决策科学有效的学问。那逻辑的本质是什么呢?是通过逻辑顺序实现联系构架的秩序。判断一个决策的水平高低,最好用逻辑来推断,用理性来思考,用常识来检验。体现系统、理性、规律、求真、有序的组织和理性构架才算是逻辑。逻辑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以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的方法,从事物的联系、发展、变化和矛盾中去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用逻辑思维进行决策,可以实现决策的精确性和严密性,深刻性和全面性,科学性和定量性,逻辑思维及方法已经成为现代科学决策技术的大趋势。

 

逻辑和逻辑学是一门学问,不懂的人就会在判断、推理和决策过程中,错误百出。在李先焜著的《逻辑基本知识》书中,分析了容易犯的“八种认知错误”之一“以相对为绝对”的谬误。苏格拉底与埃弗奇詹姆的对话:克服绝对化的错误。苏:能否区别正义与非正义?埃:能。苏:欺骗属于正义还是非正义?埃:非正义。苏:欺骗敌人也属于非正义么?埃:不是。苏:是不是可以这样归纳:欺骗用在敌人身上属于正义行为,用在朋友身上属于非正义行为。埃:对。苏:假如在士气低落时,谎称援军来了,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埃:是正义的。苏:你是说,道德不能用是否欺骗来评价对吗?埃:的确如此。埃弗奇詹姆对于“欺骗”的认识,正是在苏格拉底的追问下克服了“以相对为绝对”的错误而走向正确和恰当。

 

逻辑思维使人有条理,会说理,能推理。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说,一个人的认知影响人的意识和行为,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会直接导致截然不同的人生。逻辑素养和逻辑思维水平使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更加严谨。逻辑学研究正确思维的最主要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这是懂逻辑的基础,必须掌握。逻辑思维四种形式,体现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的科学行为当中。逻辑使人作风严谨,逻辑是一种认知方法,逻辑思维需要培养、学习和科学训练。

 

博弈的过程伴随着决策全过程。在逻辑学中的博弈论,是研究在战略情况下如何行事的理论。在博弈论教学实践中,“田忌赛马”的故事算是一个经典的案例。齐王请田忌赛马,田忌的马队不如齐王的马队,田忌用孙膑的计谋,用最差的马对齐王最好的马;用最好的马对齐王中等的马,用中等的马对齐王最差的马,结果以二比一胜了齐王。决策过程基本分为三个阶段活动 ,即:参谋、设计、选择。逻辑训练就是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如果形成逻辑缜密的认知习惯,就具备获得其他能力的能力,这种能力远比已经具备某种能力还重要。


本文将刊登于发现杂志(企业智库版)2022年10月卷首语